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面,大家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蒙古包,這里的蒙古包對于特地來旅游的人來說,這真的算是一大亮點了。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,關于蒙古包的外形特點介紹,以及蒙古包取暖用具和燃料都有哪些。以下關于“蒙古包外形特點以及取暖材料和燃料的相關介紹”的介紹。
【蒙古包的外形特點介紹】
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,點綴著數以千計的白色帳篷,它們就是蒙古包。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。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,適于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。
普通蒙古包,頂高10-15尺,圍墻高約50尺左右,包門朝南或東。包內四大結構為:圍墻支架、天窗、椽子和門。支架通常分為4個、6個、8個、10個。12個支架的蒙古包,是罕見的,面積可達600多平方米,遠看如同一座城堡。
蒙古包呈圓柱形,上面有一個圓錐形蓬頂。有大有小,大者,可容納600多人;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。蒙古包主要由架木、苫氈、繩帶三大部分組成。制作不用水泥、土坯、磚瓦,原料非木即毛。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,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,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,然后便可以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。
蒙古包搭好后,人們進行包內裝飾。鋪上厚厚的地毯,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?,F在一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,生活十分舒暢歡樂。
蒙古包的優點就是拆裝容易,搬遷簡便。架設時將支架拉開便成圓形的圍墻,拆卸時將支架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,又能當牛板。一頂蒙古包只需要20小時就能搭蓋起來。
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,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,而且室內空氣流通,采光條件好,冬暖夏涼,不怕風吹雨打。
蒙古包巧妙的運用了圓形面積大這一特點,可謂建筑史上的奇觀,游牧民族的一大貢獻。
【蒙古包取暖用具及燃料分析】
土拉嘎(火撐子)是古老而且主要的傳統蒙古包取暖歡事用具。具展古老形式是由三塊石頭撐起的火灶。在蒙古地方旅行.你可能見到叫做“成吉思汗的土拉嘎”或“格斯爾汗的土拉嘎”的山,一般都是三足鼎立的山峰.形成草原上獨特的風景線.其中的民間傳說故事更是引人入勝。
金屬火撐子有鐵制的,也有黃洞的。支柱有三個、四個或六個的不同。土拉09的“哈薩克”(火撐圈)也有兩個、三個或五個的不同。由于用途不一樣,火撐子的大小和裝飾也有所不同。
一般在旅行中或在野外臨時使用的火撐子比較簡單.火撐子支柱和火撐子圈也較少,而在家里使用的就比較復雜而制作精美。在汗王、富貴人家使用的更是豪華,飾以各種圖旱,還配有火撐臺?,F在,蒙古包里很少有人用土拉嘎,鐵制爐子取代了它的功能。
燃料對于游牧人來說,是十分重要的生活必需品。選擇新居住點時,除了草場和水源以外,還必須考慮能否得到充足的燃料。草原蒙古人主要用牛糞作燃料,木炭、馬糞、羊糞,駱駝糞也可燒用。
牛糞不僅是草原上容易得到的燃料,而目燃燒的時間長,適合在蒙古包里燒明火,封火后火炭能保持好幾個小時,既節省燃料又能保持室內溫度、保存火種。自古以來家務活都是婦女的任務,準備M料也是她們的事情。蒙古族詩人納·賽音朝克圖年輕時,曾經寫過一首詩題目叫《揀牛糞的》,對過去時代牧區婦女生活的生動再現。
以上關于“蒙古包的外形特點介紹”和“蒙古包取暖用具及燃料分析”的介紹,希望能讓您了解“蒙古包外形特點以及取暖材料和燃料的相關介紹”帶來幫助。
- 上一篇:蒙古包充分顯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完美結合
- 下一篇:關于蒙古包的基本知識及性能優勢